close

在北方,進入臘月門兒之后,家家戶戶開始忙活起來。趕集逛街,準備年貨。到了臘月二十幾,開始掃房擦玻璃。照我們當地的風俗,掃房還得挑個吉日,星期四或星期五都是好日子。把家什被褥等等都搬到當院之后,父親蒙上頭臉,戴上風鏡,舉著大掃帚,劃拉頂棚屋角旮旯,把積聚了一年的塵埃污垢清掃得干干凈凈,心也隨著干凈起來。擦玻璃一般是母親的活,有時候我和妹妹也幫忙,在寒風中擦過的玻璃上,隨即凍起一層薄冰。晚上,明亮的燈光照著明凈的窗玻璃,心也跟著明亮起來。 母親開始淘米磨面蒸豆包年糕。 豆包一般是黃米的,餡兒是蕓豆或是小豆,煮熟了,和上糖精,擱盆兒里備用。我們就掀開那個小蓋墊,來回摳一點兒摳一點兒地偷吃,香甜香甜的。金黃的豆包蒸出來,只吃一頓,剩下的要存到大缸里,留待正月里慢慢吃。有時候在外面玩兒餓了,就跑回來,伸手到缸里摸一個豆包,冰冷梆硬,石頭蛋子似的,掐在手里跑出去,一口口啃著泛冰茬的皮兒和餡兒,就著寒風,覺著蠻香的。 接下來是做年糕。大多要等到臘月二十九或年三十兒,也多是黃米的,有時候是江米的,熟后出鍋晾涼,切成一個個方塊兒,白玉一般,上面點綴幾顆大紅棗,不用等蘸糖,光看看就流哈喇子了。 最后蒸一鍋白白胖胖的饅頭,預備大年初一早晨吃。 父親的任務是做菜。 先把自個喂養的小雞宰了,用開水燙掉表面的雞毛,還要一點點細致地薅去密密麻麻嵌在雞皮里的毛根部的小錐管兒。另一樣費事的活兒是拾掇帶魚。開膛破肚剪鰭摳鰾挖鰓……弄得滿屋子腥,招來好幾只貓在外面亂轉悠。然后就是燉雞、炸帶魚了。再加上黃花菜、木耳炒牛肉或羊肉——初一早晨的菜一般就是這四大碗兒。 肉不充裕時,就在表面浮一些肉,碗底都用白菜襯上。肉充足的年份,還要另做一碗丸子。 年三十兒,我們小孩子沒事兒,一天到晚就是拿火柴放炮仗。蠟筆粗細、比蠟筆長一點兒的小鞭兒,一角八分錢買一包,二十個,還有比小鞭兒更小的電光炮兒,五角錢一百個,噼噼啪啪,放老半天。偶爾也放雙響兒的鐵桿兒(二踢腳),膽兒大的用手拿著放,拇指和食指松松地捏著,另一只手拿從爐子里引著火的劈柴點燃火藥捻子,在手里發出第一響之后,自個就崩到天上去響第二響。拿的時候有捻子的那頭要靠下,不然會崩地下。妹妹不敢放炮仗,就放一些沒有響聲的煙花。 晚上一直玩兒。在村頭稻池里藏貓貓,或湊幾個人打撲克。等到午夜十二點整,站在門外看放炮仗:掛鞭、彩珠筒、閃光雷、地雷子、鉆天猴、滿天星……電閃雷鳴,滿天里五彩繽紛目不暇接,耳朵里乒乒乓乓噼里啪啦,時急時緩時稀時密震耳欲聾。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硝煙味道。 母親沒工夫歇著,打掃清理屋里屋外,把饅頭和菜肴放在大鍋的篦子上準備好,明早起來一熥就吃。 初一一早,我們特別興奮,躺不住,天剛亮就從被窩里爬起來,嚷著快點吃飯,吃完好穿新褂子新褲子新鞋。母親把花生瓜子裝在一個盤子里,上面綴幾塊糖,旁邊擱盒煙,等候來拜年的親友鄰居。 吃完一頓美餐,換上新衣裳,就去鄰居和親友家拜年。得了壓歲錢,直奔商店,買糖、炮仗。只有這時候的錢是歸自己支配的。 玩啊樂啊過了初五,還有一個熱鬧:去街里看“會”。村村都出節目,來街里演:踩高蹺、扭秧歌、背歌、旱船、二鬼摔跤……我們村也出過,踩高蹺,大家都扮成孫悟空豬八戒哪吒啥的。有個扮老丑婆的,滿頭白發紅襖綠褲,扭得特歡,忽然間她高聳的胸脯塌陷下去,原來是扮演者塞在衣服里撐在胸前的一個破草帽滑落到地上了,引來周圍一片笑聲。 一氣兒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年味兒才逐漸淡化下去。 在我一直生活的這個冀東北山村,過去的許多年里,過年大概都是這樣一個流程。 后來家里條件好點兒了,有了臺十四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大年三十兒晚上,又增添了一項雷打不動的內容——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那時候最怕的就是看晚會的時候停電。 這些年,人們說年味兒越來越淡了,我說主要是生活越來越好了。 過去,過年是人們一年的“盼頭”,苦累一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只有到過年才能吃點好的穿點好的玩點好的。現在呢,一身名牌服裝、在星級飯店吃膩大魚大肉的人們到處踅摸農家院去享受棒子面兒窩窩頭。 過去,文化娛樂極其貧乏,現在呢,電視電腦智能手機大普及,天天想看啥有啥。 過去,孩子們吃喝穿戴玩樂的許多夢想都要等到過年來實現,現在呢,天天是他們的嘉年華…… 要說如今的人們在這個傳統佳節有什么“盼頭”的話,主要就是盼望在這幾天難得的閑暇里,合家團聚、走親訪友、溫習感情。同時調整精神、積聚力量,然后再去迎接新一年的忙碌和挑戰,去進行新一輪的奮斗與拼搏。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ebn0krknz 的頭像
    sebn0krknz

    sebn0krknz的部落格

    sebn0krkn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